基督教的愛與自尊觀 -- 2014時代講壇系列講座: 下週六 (8/9) 舉行

親愛的訂閱者,主內平安:

09年,由聖經輔導機構珍愛家庭中心主辦的「心理學與聖經」研討會中,主講人林慈信博士特別提醒教會,應當防範流行的心理學理論「自尊自愛」背後與基督教思想背道而馳的人本主義思想。

下週六(8/9),我們特別邀請該機構的主任委員葉提多博士主講「基督教的愛與自尊觀」專題。我們將更聚焦在愛與自尊觀,在基督教世界觀與非基督教世界觀兩種不同前提上,將給人類帶來兩種完全不同的影響。同時我們特別歡迎基督徒邀請未信親友或慕道友參加本次講座,藉著這個題目使人認識自己,認識生命的本源,基督的福音。

基督教的愛與自尊觀--2014時代講壇系列講座

主講人:葉提多博士
日期:2014年8月9日(六)
時間:晚間7:00(6:30開放入場)
地點:台北巴赫廳(北市民權西路53號B1)
交通:捷運民權西路站9號出口
聯合主辦:臺北歸正福音講壇.基隆歸正福音講壇
洽詢:www.rectp.org www.reckl.org

【免費索票 / 坐滿為止】


臺北歸正福音講壇.基隆歸正福音講壇 聯合敬邀



以下轉載基督日報2009年心理學與聖經研討會專題報導(http://goo.gl/TUkjHH)

林慈信博士:基督教輔導宜防備「自尊自愛」人本主義

由台灣珍愛家庭中心主辦的林慈信博士「心理學與聖經」研討會首日講座上,林慈信博士提出得勝苦毒最好的方法就是「為過去的一切感恩」,會後有人提問要感謝什麼呢?林博士答道:就是感謝神。由於時間緣故,林博士在此並未多談「苦難為何發生」的神學議題,但他要聽眾記得「無論你的遭遇為何,別人或你自己怎樣犯罪、傷害了你,神有祂最智慧的計畫。」並再次強調「怎樣回應別人對我們的傷害是我們要在神面前負責的」,即「我們犯罪、我們負責。」

「親愛的弟兄姊妹」林博士語重心長地說,「神沒有撇棄你,顯然,家庭是影響行為的重要因素,但它不是唯一的因素,而這因素靠基督的能力絕對可以勝過!」

另一重要影響現今教會的心理學觀念就是自尊自愛,不幸的是许多人對其帶來的禍害渾然未知!世俗心理學高舉自我價值,彷彿「自尊」是一切成功的關鍵,「自尊」被認為是眾善之泉。「所以很多人討厭福音派宣講人是罪人」,林博士不得不要弟兄姊妹注意「自尊自愛」理論背後「以人為本的中心思想」。

宣傳「自尊」者常講「人必須先愛自己,才能愛別人」,此一觀念已成今日社會乃至教會最流行的觀念之一。基督徒心理學家特別得面臨「自尊」與信仰中「捨己」的衝突,「為此不少人就極力反對或扭曲捨己(Deny yourself)的真義。」

「解決信心低落問題的答案,不是自愛」,林博士指出「而是敬畏神」。在美國推行自尊運動者曾組織委員會,企圖以數據證明自尊與社會健康之關係,然而調查結果兩者間並無明顯關連,甚至不少侵略性犯罪、校園中霸菱,其實是自信過度者所為。因此《新聞週刊Newsweek》曾在一期以「自尊的咒詛 (The Curse of Self-esteem)」為題,報導因自尊運動發展帶給美國社會的種種禍害。

內中也提及「教會發現宣講『自尊不足』不像『罪』那樣使人反感,因此今日教會所傳的『罪』不再是傳統所言,而是沒有發揮應有的才能、自信不夠。」林博士分享,有著名的主日學教材甚至為讓兒童不致信心低落,其中一章教導孩子禱告「求神讓我們能夠對他人的批評充耳不聞。」

著名的水晶大教堂前主任牧師羅伯•舒樂(Robert H. Schuller)更是在教會內外推行自尊運動的代表,他曾言「如果基督為我而死,我必定有無上價值」,其對罪的定義為:任何剝奪別人自尊的思想、行為,而所謂「重生」則是「從一不良的自我形象轉變為良好的自我形象。」

林博士提醒教會,自尊自愛其實就是新紀元運動教導的核心。许多新紀元運動的交鬼者、靈媒強調的便是「人要先愛自己,才能愛別人」、「高舉自我價值」,譬如好多年前的暢銷書《與神對話》,作者於書中寫道「你就是上帝、上帝就是你」等謬論。

講座中,林慈信博士特別推薦信徒閱讀「心理學異端覺醒協會」(PsychHeresy Awareness Ministries)鮑僅夫婦、陳張逸萍所著《心理學不合聖經》、《心理學偏離真道》、《邪魔登講台》(天恩出版社代理)等一系列講述心理學、新紀元邪術中许多敵聖經思想如何滲透入當代教會的專書。不幸的是,據該書作者統計,目前心理學教育中有80%是與新紀元運動重疊,在基督教心理輔導領域中更高達50-59%,「新紀元運動、伊斯蘭教儼然已成今日世界的兩大宗教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