聖經無誤短文選與近期重要消息

親愛的訂閱者,主內平安: 許多人不相信聖經,他們說:「聖經既然是上帝的啟示,怎麼能有錯誤?但你看聖經裡面竟然有自相矛盾的事件紀錄,那表示聖經一定不是上帝的啟示。」對聖經無誤教義曾稍加研習的基督徒,應該很快的能指出這種思考模式的不足之處。承上期,我們繼續分享歸正神學家 John Frame 博士一段深入淺出的講述。 我們也彙整了近期教會內外部的重要訊息,請您於禱告中紀念並踴躍關心參與。願與您同沐主恩,興旺福音。 John M. Frame, The Doctrine of the Word of God / 胡昌豪選譯 考慮命題式語言對他的聽眾做出「聲明」是有助益的。當我說書本在桌上,我正在聲明事實上這本書在那裏。如果你看,你就會找到他,確實在那裏。但如果我說我是24歲(我希望我是!)我不是在聲明我是非常精準的24歲。不如說,我正在聲明我最後一次過的是24歲生日。如同前例,而若我說課本有400頁,我不是聲明這書本的精確頁數數字,而只是這數目對這本書的規模提供了相當可靠的估計。當然,如果我為出版商工作,對書本規模的估算少了兩頁,我可能會使他損失很多錢也賠上自己的工作。在那種處境中,我的不精確當然會被稱為一個錯誤。但在教授在課堂上做出估計的情境中,說他犯錯是不恰當的。即使我在兩個相同的情況下使用相同的語言,我在第一種情況作出了和我在第二種情況不一樣的聲明。因此在一種情形中對精確數字的需求和期望,和在另外一種情形中的需求和期望是不同的。在一種情形中我犯了錯,在另一種情形中則不。 這樣說來一個聲明可能是明確的亦或是不明確的。假如某個人要我引用一段聖經,而我說:「這不是精確的引用」,我正在做出一個「明確的」聲明,稱之為「我將提供你它的要點,但不是逐字精確的。」但當然,某個人在語言中這樣宣稱他聲明的精確性,是罕見的。當一個人提供他的年齡,他很少說:「我現在給你的是一個參考數值。」反之,他簡單的接受以最近一次生日來計算人的年齡近似值的習慣,假設人們會了解那個習慣,並且不會被誤導而認為他的回答是絕對精密的。按照這種習慣,人們了解他正在提出一個「無疑問的」(implicit)聲明。 所以在閱讀聖經的時候,要認知原始特質及作者可能做出的聲明為何,充分認知人們使用的語言和文化是非常重要的。當耶穌說比喻的時候,他不總是嚴密的說他正在講述的話語是比喻。但他的聽眾...